第238章 冗官与酷吏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黄巢这个名字的出现,再次让无数的帝王想起了萧盼盼念过的那首诗,登时间一股寒意就莫名的从他们的后心冒了出来。

他们很清楚,这是时代车轮的碾压,没有人能够阻止。

不过他们也不笨,在萧盼盼讲解了宋朝和明朝的问题后,他们中的一些人便已经发现,这个车轮是可以被收买的,而且不贵。

这样的思考其实早就出现在了武曌的脑海中,她非常认可后世对自己的一句评价,那就是自己真的了解官僚体系的性格。

“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说,武女皇的人才提拔政策无疑是正确的。但就当时的时局来说,这种方法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冗官现象。”

萧盼盼颇为严肃地说道,“一个比较直接的对比,在开元时期,朝廷中枢的官员定额是2621人,但在武女皇统治的最后阶段,即长安年间,朝廷中枢的文武官吏达到了2750人之多。”

“开元年间的官吏需求自然是比武女皇时期的官吏需求要大的,但在这样的对比下,武女皇时期的中枢官员人数就已经超过了开元时期的人数,这显然是冗官的表现了。”

“而唐代的职分田制度,又让膨胀的官僚机构本身成为了推动均田制的最大障碍,等于是,皇权一边让这些新加入自己体系下的官僚推动均田制的落实,又一边创造出了大量会侵占老百姓土地的怪物来。”

萧盼盼摊手。

一众帝王将相听到这,都是一脸的哭笑不得,有一种自己抽自己嘴巴子的快感。

“这是农业社会的一种无解局面,因为自从商鞅变法之后,土地资源便是最高权力能调动社会力量的唯一优质杠杆,想抛开土地资源谈政策,在你们的时代,几乎不可能。”

“当然,就武女皇的时代来说,这种冗官带来负面影响还是被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,这主要是因为武女皇这个人手上的皮鞭抽人时非常重,她的黜陟政策可以用极端高效来形容。”

“严格的考绩和迅速的升降,让官员的总体数量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,基本上对于一些人来说,属于官帽还没带热乎,就会被武女皇一鞭子抽下岗了。”

“但这同样带来了另一个问题,就是史书里写的“牧伯迁代太速”。地方官吏的频繁调动,会导致政策的不连贯,管理的脱节,甚至执行层的混乱。”

“于是到了神功元年,宰相李峤推动了置员外官的政策,以临时工的方式来稳定地方的管理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云尧长歌 带着AI去穿越 大唐:九五至尊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明:老朱偷看我日记,绷不住了 莲花楼之与君同逍遥 天幕:海外遍地银山金树,速抢 我一郎中,你跟我说是驸马? 我在红楼改气数 无敌县令: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二十年,扞卫天下 大唐:灵气复苏,全民修仙!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穿越原异界寻仙 行走在元朝末年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? 极品皇太子,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开局: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一剑九花 唐逗